sem扫描电镜使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束斑束流?
日期:2022-11-08 09:28:59 浏览次数:231
平时扫描电镜使用者都进行常规样品的观察,常规样品不像分辨率标准样品那么理想,样品比较复杂,而且有时候关注点并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根据样品类型以及所关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sem扫描电镜条件。
扫描电镜的工作条件包括很多,加速电压、束流束斑、工作距离、光阑大小、明暗对比度、探测器的选择等。本期将为大家介绍束流束斑的选择。
除了加速电压外,束流和束斑也是sem扫描电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一般来说,束流和束斑并不完全独立,增加束流的同时,由于Boersch效应,必然导致束斑的扩大。所以束流越大,分辨率反而越低,但是信噪比越好。
束流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在拍摄高分辨时,需要较小的束流来获得小束斑;常规倍数可以增加束流来满足信噪比的需要;而对于分析附件,往往需要比图像拍摄大很多的束流。
对于束斑的调节,通常都认为束斑扩大会降低分辨率,但是反之,束斑越小真的就能获得更好的图像吗?
看如下一组图,图1,左边一组图是5万倍下的图像,左边是小束斑,右边是大束斑,显然小束斑有更好的分辨率,大束斑的图像已经有些模糊。右边一组图是维持束斑大小不变拍摄的1万倍下的图像。本应有着更好的分辨率的小束斑图像却出现了失真,虽然依然有更好的分辨率。但是对于真实性和分辨率之间要根据需要来判断,此时,样品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
图1 相同束斑在不同倍数的对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更好的分辨率却没有得到更真实的图像?前面我们已经说到,电子束是由扫描线圈的脉冲信号控制,电子束在试样表面并不是连续扫描,而是逐点跳跃式的扫描。一般扫描电镜的采集像素比较大,我们会误以为是连续扫描。既然sem扫描电镜是束斑间断跳跃式的轨迹,那么电子束就有一定的覆盖面积
束斑中心的距离取决于放大倍数和采集像素大小。当束斑较大时,束斑覆盖比较全面;但是当束斑减小时,束斑的覆盖区域也越来越小,所以有的特征形貌会从束斑两个跳跃中心穿过而没有被覆盖到,所以相应的形貌特征也不会反映在图像上,这就造成了信息的丢失。像上述例子,在大倍数小,束斑之间跳跃间距小,足够覆盖特征形貌,但是缩小倍数后,跳跃距离变大,束斑不足以覆盖所有的特征形貌,有的线条就反映不出来,
电子束的扫描是根据放大倍数和采集像素大小而进行了马赛克的像素化,只要束斑缩小到和单点像素匹配就可以,束斑与束斑之间不会出现太多的重叠而导致分辨率下降。只有束斑与单点像素匹配后,再缩小束斑已经没有意义,不会带来分辨率的提升,相反会引起信息的缺失。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新的结论,虽然束斑越小理论分辨率越高,但是对于实际拍摄来说,像素和束斑越匹配才是效果越好。
而且扫描电镜是靠电子束的扫描运动,只要不同像素点覆盖区域的电子产额能够被探测器有效处理和区分,那sem扫描电镜图片也就能区分。所以扫描电镜是完全可分辨比束斑更小的细节的,而有点地方说sem扫描电镜不能区分比束斑更小的说法是不够严密的。束斑是单点像素1.3~2倍左右,都是匹配的条件。
现在我们发现束流的设置应该是随着放大倍数而变换的,对于用户来说,比较方便,可以直接从软件中读取当前扫描电镜调节对应的束流,结合视野宽度很容易知道单点像素的大小,从而快速找到束斑与像素匹配的工作条件。既保证了没有信息丢失,又保证了ZUI大的束流强度和信噪比。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4001-123-022
公司:微仪光电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销售部
地址:天津市东丽区华明**产业区华兴路15号A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