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Industry trends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SEM扫描电镜材料样品如何制备

日期:2025-07-25 13:35:35 浏览次数:7

扫描电镜通过电子束与样品表面的相互作用,可实现纳米级形貌与成分分析,是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重要表征工具。然而,SEM扫描电镜对样品导电性、干燥度及稳定性要求较高,需通过规范的制备流程确保成像质量。本文将系统介绍不同类型材料样品的制备方法,涵盖导电样品、非导电样品、粉末样品及生物样品的处理细节。

一、通用制备流程

1. 取样与清洁

取样:根据研究需求截取样品,块体样品需控制尺寸(通常小于5mm³),粉末样品需少量分散。

扫描电镜.jpg

清洁:

导电样品:乙醇/丙酮超声清洗5-10分钟,氮气吹干。

非导电样品:PBS缓冲液漂洗去除表面杂质,避免有机溶剂破坏结构。

生物样品:无菌操作下取样,防止污染。

2. 固定与干燥

固定:使用导电胶(如银胶)将样品粘贴在扫描电镜专用样品台上,确保与台面电接触良好,防止荷电效应。

干燥:

常规样品:真空干燥箱(60℃, 2小时)或自然晾干。

含水/易挥发样品:临界点干燥(CO₂置换乙醇)或冷冻干燥,避免表面塌陷。

二、分类型样品制备

1. 导电样品(金属、半导体等)

特点:本身导电性好,无需复杂处理。

步骤:

清洁后直接固定于样品台。

可选镀膜:溅射镀金/铂(厚度10-20nm),提升二次电子发射率,增强图像对比度。

2. 非导电样品(陶瓷、聚合物等)

特点:易积累电荷,需导电处理。

步骤:

清洁后固定于样品台。

导电处理:

溅射镀膜:离子溅射仪镀金/铂/碳(厚度10-50nm),确保均匀覆盖。

碳喷涂:碳蒸发仪喷涂薄碳层,适用于生物样品。

粉末样品:分散于导电胶带,喷少量胶水固定,防电子束轰击飞散。

3. 生物样品(细胞、组织等)

特点:含水量高,需化学固定与脱水。

步骤:

固定:2.5%戊二醛(PBS配制)4℃浸泡2-4小时,保留结构。

脱水:梯度乙醇(30%-****)各15分钟,置换为乙酸异戊酯。

干燥:临界点干燥或冷冻干燥,避免表面收缩。

导电处理:镀金(厚度10-20nm),观察面朝上粘贴于铝板。

三、关键注意事项

1. 避免污染与损伤

全程戴手套操作,使用洁净镊子、培养皿。

生物样品避免过度脱水,防止结构变形。

2. 导电处理均匀性

镀膜时控制厚度,过厚会掩盖表面细节,过薄则无法消除荷电效应。

粉末样品需分散均匀,避免团聚。

3. 样品固定稳固性

块体样品用导电胶全覆盖接触面,粉末样品刷碳胶加固。

生物样品干燥后立即观察,防止吸湿返潮。

4. 仪器适配性

场发射SEM(FE-SEM)可低电压(1-5kV)成像,减少非导电样品镀膜需求。

真空环境要求样品J对干燥,含溶剂样品需彻底挥发。

四、常见问题解答

Q1:非导电样品能否不镀膜直接观察?
A:可尝试低电压(<5kV)或场发射SEM,但成像分辨率可能下降,建议镀膜以确保质量。

Q2:生物样品为何需要临界点干燥?
A:常规干燥因表面张力易导致结构塌陷,临界点干燥通过CO₂置换液体,实现无损伤干燥。

Q3:粉末样品如何避免污染仪器?
A:控制粉量,用洗耳球吹散浮粉,固定后轻敲样品台去除未粘牢颗粒。

SEM扫描电镜样品制备需结合材料特性调整流程:导电样品简化处理,非导电样品侧重导电覆盖,生物样品强调结构保留。通过规范取样、清洁、固定、干燥及导电处理步骤,可显著提升成像质量,为材料表征与机理分析提供可靠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