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Industry trends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SEM扫描电镜块状样品如何正确制备

日期:2025-08-15 10:04:54 浏览次数:4

扫描电镜是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重要的表征工具,而块状样品的制备质量直接影响成像效果。本文从实际操作出发,结合导电处理、固定技巧及常见问题解析,为您提供一套完整的制备方案。

一、制备前的核心准备

1.1 明确观察目标

表面形貌:需保留样品原始结构,避免过度处理。

成分分析:需确保样品干燥且无污染,避免干扰能谱(EDS)结果。

特殊需求:如磁性样品需提前消磁,生物样品需快速固定以防止形态变化。

台式扫描电镜ZEM15.jpg

1.2 工具与材料清单

类别

工具/材料

用途

切割

精密切割机、玻璃刀

将大块样品裁至SEM样品台尺寸(通常≤1cm³)

清洗

超声清洗器、PBS缓冲液

去除表面污染物(如油脂、灰尘)

固定

2.5%戊二醛、四氧化锇(OsO₄)

生物样品前固定与后固定

脱水

乙醇梯度(30%-****)

逐步替换水分,防止干燥变形

导电

离子溅射仪、金/铂靶材

提升非导电样品导电性,厚度5-20nm

固定

导电胶带、碳胶、银胶

确保样品与样品台良好接触

二、分步制备流程

2.1 样品切割与清洗

切割:

使用精密切割机将块状样品裁至≤1cm³,避免机械损伤。

生物组织建议采用“灌流清洗法”:通过动脉灌注生理盐水清除血液,再取材。

清洗:

超声清洗:频率≤40kHz,时间≤5分钟,避免样品破碎。

化学清洗:丙酮/乙醇擦拭,去除氧化层或油脂。

2.2 固定与脱水

前固定:

生物样品:2.5%戊二醛(pH7.2-7.4)浸泡2小时,4℃保存。

非生物样品:跳过此步,直接进入脱水。

脱水:

梯度乙醇脱水:30%→50%→70%→80%→90%→****(每次15分钟)。

临界点干燥:液态CO₂替代乙醇,避免表面塌陷(尤其适用于柔性材料)。

2.3 导电处理与固定

导电涂层:

真空溅射镀膜:厚度5-20nm,金(Au)或铂(Pt)适用于高分辨率成像,碳(C)适用于能谱分析。

液体导电胶:半浸没固定粉末样品,提升导电性。

样品固定:

导电胶带法:适用于金属等导电样品,粘贴后轻压确保无气泡。

碳胶/银胶加固:非导电样品需在四周刷胶,防止电荷积累。

三、关键注意事项

3.1 样品尺寸与形态

尺寸限制:样品高度≤1.5cm(物镜调节范围),平面面积≤1cm²。

形状优化:尖锐边缘需打磨,避免电子束散射干扰成像。

3.2 干燥与污染控制

彻底干燥:生物样品建议临界点干燥,非生物样品可60℃烘箱干燥。

无尘操作:佩戴无粉手套,使用镊子取样,避免汗液/油脂污染。

3.3 特殊样品处理

磁性样品:提前消磁,或使用专用样品台(如新威研选SEM气氛保护台)。

低电压模式:对高分子/生物样品,降低加速电压(1-5kV)减少辐射损伤。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案

图像模糊/闪烁

电荷积累(非导电样品)

重新镀膜,厚度增至15-20nm

样品表面塌陷

干燥不彻底或方法不当

改用临界点干燥或冷冻干燥

喷镀层不均匀

溅射时间不足或角度单一

延长镀膜时间,旋转样品台多角度喷镀

能谱(EDS)信号弱

喷镀层过厚或样品表面不平

抛光样品表面,降低镀层厚度至5-10nm

样品漂移

固定不牢或样品台振动

使用导电胶加固,检查样品台稳定性

正确制备SEM扫描电镜块状样品需兼顾操作规范与细节优化。通过严格控制切割、固定、导电处理等环节,并针对性解决电荷积累、干燥变形等常见问题,可显著提升成像质量。本文提供的分步指南与优化建议,旨在为科研工作者与技术工程师提供实用参考。